新中国建立后,党中央将主要精力从阶级斗争转移到国家建设上,当时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,百废待兴,各行各业急需人才。党中央随即选调了一批学子远赴外国留学进修,锤炼个人素质,希望他们未来能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推动者,李铁映正是其中一员。
李铁映生在一个革命家庭,父亲李维汉是一位共产主义先驱,早在1918年,他便与毛主席等一众爱国青年组建了一个左翼团体,探索中国未来的出路。1922年,他正式加入党组织,1931年,他被委派到苏联学习,1933年回国,在中央苏区任职。
当时王明遥控博古在苏区执行“左”的路线,使得革命活动落入低潮中。邓公对此很是不满,当众发了牢骚,结果遭到王明的报复,职务被撤销。邓公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,他为了不牵连妻子金维映,便与其协议离婚。在感情上遭遇挫折的金维映很是失落,整日闷闷不乐,李维汉见状主动去安慰她,鼓励她早日走出人生低谷。
一来二去,两人互生情愫,于1934年结婚。不久之后,长征开始了,这对新婚夫妻携手走上了漫漫长路,历经了千辛万苦,冲破了重重困难,最终安全到达陕甘宁地区,完成了这一军事史上的奇迹。1936年,金维映生下了一个男婴,1938年,她经党中央特许,北上莫斯科疗养。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,她牺牲于战火之中,时年37岁。
金维映的儿子正是李铁映,自幼失去母亲的他长在延安的保育院中,稍大一些的时候,他进入了干部子弟学校学习。解放战争时,胡宗南大举入侵陕北,他跟随同龄人在警卫部队的掩护下,在黄土高原上四处辗转躲藏,吃尽了苦头。建国后,李铁映前往北京,在北师大附中学习,1950年加入党组织。
没过多久,党组织决定选拔一批才俊去国外进修,李铁映的名字正在留学名单之中。他随即被安排到俄语学校学习,1955年前往东欧攻读物理学。1961年学成归国,同年报名参军,通过新兵训练后,被分配到国防部下属的研究所工作。
1966年,一场动荡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,研究所受到了猛烈冲击,所有工作人员都被扣了帽子,革除职务,下放到基层改造。直至1970年,经周总理关怀,李铁映才恢复名誉,被改派到四川某科研单位工作。70年代后期,他被调到沈阳行政部门任职,1981年升任辽宁省委书记。
1985年,李铁映被调回北京,担任电子工业部门一把手。当时正值经济体制改革时期,中国逐步走向开放,与世界接轨,电子信息产业乘着春风逐渐崛起。李铁映审时度势,大力引进外来先进技术,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自主化战略,让中国相关领域的产业后来居上,足以与欧美争雄。
1987年,李铁映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,1988年进入文教部门工作,1998年改任社科院院长,2003年转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官至副国级。巧合的是,他的父亲李维汉同志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,也是副国级,父子二人均为国之栋梁!
李铁映同志的生平颇为坎坷,他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幼年又经历了丧亲之痛,但这些挫折并未打败他,反而磨炼了他顽强的意志,催他不断向前奋进。在新时代,他成为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,在党中央的统筹下,带领老百姓向着复兴走去。如今李老已经86岁了,正处于离休状态,让我们祝愿这位好同志身体健康,福寿康宁!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